全球命題,中國智慧丨太陽雨應邀出席聯合國環境大會

(圖片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北京時間3月11日至15日,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大會期間,中國政府派出代表團出席。其中,太陽雨集團董事長徐新建作為中國代表團企業代表出席并作報告。


(圖片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徐新建董事長以“西藏浪卡子縣太陽能區域供熱供暖工程”為案例,向大會介紹太陽雨在太陽能清潔熱水、太陽能清潔采暖和太陽能清潔發電領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向全世界展示中國企業在應對環境挑戰并實現可持續消費和生產方面所作的努力與貢獻,為可再生能源的創新利用提出中國方案。
浪卡子太陽能區域供熱供暖工程是采用國際先進太陽能集熱、儲熱及低溫供熱技術,并結合西藏當地環境及施工特點進行的清潔能源示范工程。
整個項目技術和產品涉及中國、丹麥、德國、芬蘭等多個國家,克服重重困難建成世界海拔最高的太陽能區域供熱供暖工程,是中國太陽能區域供熱供暖工程從0到1的突破,也是世界先進技術交流、融合的集大成者,對整個西藏及其他地區的清潔供熱供暖提供途徑。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理事會主席章新勝在大會演講中談到,西藏這個“地球第三極”的保護在整個全球環境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特別是企業家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的企業家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不亞于任何歐美國家。在第三極環境保護中集中體現了中國企業家的國際責任和擔當。

此次出席聯合國環境大會,是太陽雨繼2017年作為中國太陽能行業唯一代表受邀出席阿聯酋“世界太陽能大會”和“國際太陽能供熱制冷大會”和2018年10月底承辦國際能源署task55專家會議之后,又一次參與重要的國際活動,這也是對國家領導人多次談到的“關于堅持擴大開放、促進合作共贏”重要指示的響應和貫徹。





堅持國際化探索,加強國際合作是太陽雨一直秉持的發展路線,這也助力太陽雨始終走在太陽能利用領域的國際技術前沿,成為保持太陽雨行業領軍地位的強大競爭力。
從與德國國家ITW檢測中心合作研發全球僅有3臺的“移動式獨立太陽能檢測設備”,到聘用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首席研究科學家、“世界鍍膜之父”哈丁博士為首席科學顧問,再到2017年先后與丹麥Arcon-Sunmark、加拿大自然資源部能源技術中心(CanmetENERGY)達成戰略性合作,共同致力于太陽能集中儲熱采暖技術在中國區域的研發及應用,“西藏浪卡子縣太陽能區域供熱供暖工程”就是其中典范。
(已建成的部分區域集中熱力站和蓄熱池,左右滑動查看)
此外,太陽雨與加拿大Conserval共同成立合資公司,致力于太陽能黑科技 “太陽墻”采暖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應用及推廣,以新能源方式讓建筑實現冬暖夏涼。太陽墻技術,與蒸汽機、汽車、電腦等一同被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評為過去兩個世紀最有意義的八十件發明之一。
(已建成的部分太陽墻項目,左右滑動查看)
隨著這些產品和項目的推廣,不僅創造性地滿足了人們的能源消費需求,同時也是在為生態公益事業作貢獻。
美國航天局2019年2月11日發表在《自然·可持續發展》雜志上的最新研究報告稱,最近的衛星數據顯示,今天全世界的綠化程度比20年前更高,而在這20年間,中國始終都是全球綠化努力的領導者。
中國在2000年至2017年時間段內的全球綠化面積總和占比達25%。
據統計,每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年均能源替代量經換算相當于植樹6棵。
而到2020年,太陽雨預計將累計推廣太陽能近1億平米,替代標煤2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達3000萬噸,節電874億千瓦時,相當于用太陽能再造一座“綠色三峽”。

聯合國環境大會是世界最高級別環境論壇,徐新建董事長能夠作為中國代表團企業代表出席大會并作報告,這既是對太陽雨過去20年所做努力的認可,也是對太陽雨未來發展的鼓勵。太陽雨必將繼續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攜手各方共同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事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懈奮斗。
前排右一為徐新建董事長
(圖片來源: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網站)
